1.历史文献依据:《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此语后人经常沿用,表明檀道济与《三十六计》有紧密关联,也从侧面印证了檀道济具备总结兵法谋略的能力和实践基础。
2.个人特质符合:檀道济是南朝宋的著名将领,智勇兼备,在军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生征战无数,历经多次战争,如“唱筹量沙”等典故都展现了其出色的谋略和智慧,这些经历使他有能力对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创作出《三十六计》。
3.玉简册的发现:2003年在济宁市民间发现了一部隋代玉简册《三十六计》,玉简册共计66片,阴刻小篆体文字,首片刻“三十六计”四字,尾片刻“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该玉简册的出现为研究《三十六计》的成书年代和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专家鉴定认为这可以作为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的重要佐证,也进一步支持了檀道济为作者的观点。 虽然历史上对于《三十六计》的作者存在一些争议,但综合各种证据和分析,檀道济被普遍认为是《三十六计》的作者。他的军事才能、历史背景以及隋代玉简册的发现等都为其作者身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三十六计》能够与这位杰出的军事家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经典著作。 推荐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6计是谁写的(36计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