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诗句赏析 - 画面感强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满园的春色在围墙内肆意绽放,一枝娇艳的红杏探出墙外。这简单的几个字,就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片绚烂的春色和那枝引人注目的红杏。这种画面感使得诗句极具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形象鲜明生动:诗句中的“春色”“红杏”都被赋予了生命般的活力。一个“关”字将春色拟人化,好像春色有了自己的意识和行动,想要冲出围墙,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红杏”则是具体的代表,它勇敢地探出墙头,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形象十分可爱且充满活力。 - 蕴含哲理深刻: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还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就像这满园的春色和红杏一样,即便有人为的限制(如围墙),它们依然能够突破阻碍,蓬勃发展。这种对新生事物的赞美和肯定,给人以鼓舞和启示,让人们相信新生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阻挡。
3.创作背景 - 从诗意来看,门前长有青苔,可见这座花园的幽僻,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红杏出墙,却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给人意外的喜悦。 - 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纯粹的记游之作,有人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也有人认为有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寓意。 总的来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名句,历经岁月仍被人们传颂和喜爱。 推荐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谁写的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唐代诗人叶绍翁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