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出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全诗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诗词赏析: - 写景与抒情结合: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时分,北方天空乌云密布、阳光黯淡,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画面。这样恶劣的天气和凄凉的景象,不仅烘托出了分别时的悲伤氛围,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困苦。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哀伤之中,而是笔锋一转,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宽慰友人。此句充满了对友人的信任和鼓励,给予友人信心和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展现了盛唐时期豪迈奔放的时代精神。 - 情感真挚:这句诗体现了高适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在友人即将踏上未知的旅程之际,诗人用这样豪迈的语言来激励对方,不要害怕孤独和困难,因为在这广阔的天下,有无数的知音和机会等待着他。这种真挚的情感流露,让整首诗更具感染力,成为了文学史上送别诗的典范之作。
3.诗词背景:据《新唐书・房琯传》记载,唐玄宗天宝六年(747 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其二便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名篇。 总的来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高适作为边塞诗人的豪迈情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追求理想,不畏艰难险阻。 推荐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谁写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